
-
语言:简体中文
大小:5.61M
类别:
时间:2025-02-08
DragonHD 官方版 v1.2.4
软件介绍
DragonHD官方版是一款专门用于硬件信息检测的软件,它能够帮助用户诊断设备硬件问题。无论设备出现何种异常,用户都可以利用该软件进行全面检查。此外,软件还配备了稳定性测试工具,用户可以实时检测设备的性能表现,深入了解设备的使用状况。操作方式简单,用户只需通过USB连接裸板即可进行检测。
DragonHD官方版安装步骤
1. 下载最新版的DragonHD软件包。
2. 解压软件包,并运行其中的程序。
3. 双击运行程序,进入DragonHD软件界面。
4. 该软件为绿色版,用户无需安装即可直接使用。
DragonHD官方版使用方法
1、下载并解压软件包,点击“DragonHD.exe”启动程序,界面分为四个区域:
① 操作区:包含基本操作,如设置DDR时钟频率、设置循环次数、启动/停止测试。
② 平台用例区:选择设备平台后,本区将显示所选平台的所有用例,用户可选择需要测试的用例。
③ 测试信息区:显示设备的测试进度、状态、结果及过程日志。
④ 软件功能区:包含操作功能,如打开配置模板、保存模板、更新升级和退出软件。
2、选择平台和用例:
点击下拉框选择需要测试的设备平台,平台用例区会展示该平台所有可用用例。勾选所需的用例后,点击“启动”按钮,软件将开始设备检测。
3、插拔设备:
在检测模式下,用户可以插入待测设备。按照量产流程将设备切换为测试状态,运行时请确保没有其他烧录工具同时运行,如phoenixsuit。首次连接的USB端口会被记录,最多支持16个USB端口的关联。用户需记下每个USB端口与设备编号的关联ID,并在该USB端口贴上ID标签,后续插入该端口的设备将自动关联到对应设备编号。
注意:USB端口的关联信息与机器绑定。如果需要重新关联或清除已有关联信息,请退出软件并删除程序目录下的“fels.bin”文件。
4、测试完成后的结果显示:
5、查看日志:
在设备检测过程中,用户可以随时点击设备号旁的“查看LOG”按钮,查看当前设备的检测日志。如果设备在检测过程中被拔出:
① 如果希望查看设备拔出前的日志,需手动打开工具目录中的LOG子文件夹,找到相应设备编号的日志文件。
② 如果设备被拔出后又插入了新设备,查看之前设备的日志信息时,需要手动进入LOG/backup/子文件夹,根据“设备编号-日期.txt”格式查找对应日志。工具仅保留每个接口的最后10次插拔设备日志,较早的日志会被删除。
6、停止检测:
在检测过程中,用户可以点击“停止”按钮,结束当前检测。此时,设备的插拔操作不再影响USB端口的关联或日志的更新。
7、保存/导入模板:
用户在完成平台/用例选择、设置频率和循环次数后,可以点击“保存当前配置”按钮,将当前配置保存为模板。以后重新启动工具时,可以通过“导入配置”按钮选择保存的模板,快速恢复之前的设置,无需重复勾选。
DragonHD官方版功能
DragonHD能够高效地对硬件进行检测与诊断,并支持“一拖八”模式。
DragonHD支持多平台通用,PCBA裸板可通过USB连接PC进行测试。
每个设备都可以单独输出日志,便于定位诊断,支持连通性测试。
此版本还提供了最先进的稳定性测试工具,有助于提升设备性能。
软件基本操作包括设置DDR时钟频率、设置循环次数,以及启动/停止测试。
DragonHD官方版优点
便捷测试:只需裸板通过USB连接即可完成测试。
快速定位硬件问题:能够快速识别焊接不良的颗粒,例如在4x8颗粒中,可以准确定位到具体某颗焊接不良的部件。
高效测试:仅需1分钟即可完成一个测试循环,能够快速发现稳定性较差的案例,这些案例可能需要数小时的老化测试才能在传统系统中被发现。
便捷调试:对于DRAM不稳定的板卡,可以通过工具端调整参数进行测试,与系统验证相比,能够节省90%以上的时间(在系统上进行参数调整并验证需要10分钟至数小时,而工具端仅需不到3分钟)。
DragonHD官方版使用说明
打开软件后,界面分为四个主要区域:
1、软件功能区:提供操作选项,包括打开配置模板、保存配置模板、升级更新和退出软件。
2、操作区:包含工具的基本操作,如设置DDR时钟频率、设置循环次数,以及启动/停止测试。
3、测试信息区:展示设备的测试进度、状态、结果以及日志信息。
4、平台用例区:选择设备平台后,显示该平台的所有测试用例,用户可以选择需要测试的用例。
选择平台与用例:点击下拉框选择要测试的设备平台后,平台用例区会展示所选平台的所有用例。勾选需要的用例后,点击“启动”按钮开始设备检测。
DragonHD官方版注意事项
由于测试时间较短,无法覆盖所有不稳定的案例,这些案例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的老化测试才能显现问题,因此该工具不能完全替代DRAM的老化测试。
工具主要测试DRAM的IO性能,无法对DRAM内部单元的物理特性进行全面测试。DRAM厂商提供的保证是该部分测试的主要依据,因此将该工具作为黑片筛选可能存在一定风险。
精品推荐
热门软件
软件排行









